|
|||
|
|||
相傳距今約一百六十年前,麟洛有一位篤農家徐老四先生。 他有孝女名玉妹(即今徐新春之老祖姑婆)。是時閩庄(似是潮汕地方搬來的粵庄)九如的三山國王聖像到麟洛河雙溪水開光。 路過麟洛時,剛好徐玉妹與其他三五成郡的婦女同在庄外北柵角小溪浣衣。他看到八座轎上的大王聖像,裝扮得十分俊美,引起她的願望,倘他日出閣,嫁得像大王這樣的斯文清秀郎,那我心滿意足了。就在此時,她偶然看到該大王把一隻金釵放在竹殼上,順水流下到了她的面前停止不動,任她推送多次,依然不動。她覺得好奇怪。即拾起攜回家交其母觀看。母女兩人詳察一番,也見不出個所以然來。之後,該女到屋外晒衣,忽覺頭暈不舒服,不想,從此竟臥床不起。救急無方,家人著急起來,便去求神問卜。乩童乩筆的結果:說是該女非病,無須服藥,九如大王看中了她,耍娶她為妻。她的壽年已到了。起先大家都以為笑話,不予置信。九如大王回宮後,卻也臨時動乩筆,告示庄民云:我大王開光,過境麟洛時,與徐家女訂婚,有金釵為信物。消息傳到徐家,物證相符,事已成真。 不久,該女離世,彌留時告其父母說:不孝女命該如此,請兩位大人節哀。死後既不宜土葬,可置屍大甕,暫停放家園僻處該大王亦擇得吉日,來到徐家迎娶女魂,認親回宮。 一年後,女魂身孕,臨產前由夫婿伴同回娘家待產。據說大王的大轎來到老潭頓時,急速直入徐家門內。當時大門不過二尺餘,大轎卻是三尺多寬,如非神力,如何能進得門內?大王把妻子送回了娘家,大顯神威,住了幾天便先行回九如。回到九如據說曾交代九如庄民迅置一尊王爺抱子神像供人膜拜。 當王娘滿月時,麟洛鄉人合辦了禮物雞酒,浩浩蕩蕩前往九如王爺宮賀喜。此後兩庄來往甚密,嚴加親家。是時九如人個個稱喚麟洛人為阿舅。麟洛至九如原有河川橫隔,須坐竹筏。兩庄人來往既密,度筏人只要一聲麟洛來即免收筏費。所以招得各方來人都說是麟洛來者。 日後,兩庄王爺的千秋聖誕時,雙方都互辦禮物道賀,此一風俗繼續了一段很長的時期。 (節錄自鍾壬壽著「六堆客家鄉土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