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行動與地域性的再建構--以美濃反水庫運動為例

研究生: 鄭玉惠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學年度: 88

[摘要]

七十年代末期,隨著台灣政治的解嚴,蓬勃的社會力也隨之被激發,其中由於長期以來在經濟掛帥下對生存環境造成的侵害,使得民眾環境抗爭的事件不斷地上演,然而,在這一股環境運動的浪潮中,我們卻可觀察到從爭取自身環境被污染的現實利益到捍衛其生活空間的決心,環境生態的保護運動,在深層意義上可說已蘊含了民間社會力對於政治力、經濟力過份膨脹的反彈,而「美濃反水庫運動」正是這樣的一個事例;但在此過程中,卻也呈顯出另一層的意義,亦即地方社會在「現代化」過程中,除必須面臨的環境開發行為外,它又該如何回過頭來思考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地方本身發展的課題?因此,本論文也就是欲透過在美濃引發的反水庫運動之契機,進而探討在水庫計畫下,反水庫運動與地方面臨的發展課題之間產生的互動與回應,而”地域性”(locality)的研究概念正可提供給我們作為分析的方向。

因此,本研究的研究流程首先乃是,試圖將美濃的空間分工角色放置在戰後台灣的經濟發展過程中來加以檢視,並進一步將「美濃水庫」作為一個分析論述的中心,藉由涉入其間的作用者之間的交互作用,來釐清反水庫地域性的形塑過程,亦即藉由社會動員的過程,來探討不同的社會角色對於美濃空間的不同想像,而這些不同想像的又是如何在社會動員的過程中產生作用,並藉此凸顯美濃空間地域的特殊性;最後,則透過反水庫運動的過程來檢視美濃地方在經濟發展的空間分工角色,以及不同社會角色的衝突所建構的地域特色,又將如何藉由社會空間的互動,進而影響地區的發展路徑?

在美濃水庫興建案提出後而引發的地方反水庫行動中,我們觀察到當中央的水資源開發結合著南部工業區開發的產業政策而到來時,「美濃」理所當然地成為南台灣重化工業發展用水的「水資源輸出地」,更是「地方環境資源的輸出地」,亦即其乃是透過環境的犧牲來成就區域的經濟發展。然而對地方居民而言,隨著戰後空間分工情勢的形成,美濃以其環境資源與人文特色,作為大高雄地區觀光休閒去處的分工位置亦早於七十年代末期即已形成,因此,在既有環境生態、人文特色與產業特色下,作為一個大高雄都會區後花園的休閒觀光區分工角色的發展,也在地方上反水庫動員形塑的過程中,被地方社會團體所建構出來。因此,「美濃社會空間」的意義與角色的建構過程,在官方的行政單位與地方上以農民、養殖業者、小型服務業者、以及包括了醫生、建築業者等為主的中產階級與教師為首的文化、生態保育團體、社運份子等所組的反水庫隊伍,之間的爭論,也就在水庫對生命財產的威脅、環境生態的破壞、水資源開發的政治經濟考量、文化與地方認同以及地方發展的論述中呈現出來。

而從地方發展的角度觀之,水庫的論述分析在官方的行政部門與地方社會間,也正透過不同的發展規劃而開展—開發單位水資會(局)獲致來自相關行政單位的協商與妥協下,而賦予其對於水庫開發與地方發展規劃之正當性,因此,在技術中心主義下,美濃的未來將是以水庫周邊(包括了黃蝶生態公園與遊樂設施)為中心,鎮上古蹟與客家文化為輔來發展,而在地方支持水庫興建者秉持著「水庫帶來地方繁榮」的訴求中得到大力聲援。然而,地方上凝聚的反水庫力量,卻以其不同的環境經理視野,建構出不同於官方的地方發展方式,其中以「愛鄉協進會」為主導的地方營造工作,則呈現出地方文化與產業發展的遠景,而在地方為數眾多的農民對於經濟生產的期待中得到共鳴,並也同時增強居民的認同基礎;此外,更結合著養殖業者、地方服務業者與無數眾多的文化、生態人士對於「以地方既有元素帶動觀光事業發展」的訴求,增強以地方自身特色來延續其作為大高雄都會區觀光休閒度假基地的發展共識。

   因此,反水庫運動對於美濃的一個意義,也正是提供了一個台灣鄉村(美濃)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一種地方再發展的機會;然而在美濃,這種地方的發展與空間意義的重新界定,則是透過涉入水庫爭論中的官方與地方不同的社會群體所建構與呈顯出來的,因而透過反水庫運動的社會實踐也就使得涉入美濃這個地域社會空間的社會關係再行重組,並且也在更廣的區域層級中,在與水庫議題關連的外界社會團體間,以奠基在客家族群文化、水資源的分配與區域環境議題上進行串連,而使得美濃的社會空間特性被突顯出來。因此,將美濃這個地域視為一個社會空間單位,我們也就是透過將地方上的反水庫行動視之為其地域性轉化的契機,而在這個抗爭過程中,來檢視不同的行動者之間的關係如何在這個論述領域中交互作用,而呈現出這個社會空間所被再現的意義。

 

 

 

~~有關論文之全文內容可至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查詢或下載~~

 
 

六堆客家鄉土文化資訊網